膏藥過敏癢怎么辦
發布時間:2018-10-17
每當腰酸背痛或者突然落枕時,有的人會選擇貼上些膏藥來緩解疼痛。不過對此,小編可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很多膏藥貼上去的確很舒服,感覺渾身輕松不已,可一旦撕下后,皮膚卻癢得難以忍受,越抓越癢,稍微撓幾下居然發紅了,再過幾分鐘,不僅長了密密麻麻的小紅點,而且還腫了,好幾天消不掉,簡直是一場噩夢。

醫生表示,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現象。那么究竟哪些人容易貼膏藥過敏,該怎么辦呢?
為什么有的人一貼膏藥就過敏?
醫生介紹,因貼膏藥導致皮膚過敏的現象很常見,臨床表現為貼敷部位出現邊界清楚的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糜爛、滲出等,繼發感染會有更嚴重的損傷。患者中重度瘙癢,表皮破損時有疼痛。病灶局限于貼敷部位,也會因為搔抓波及周圍。對于膏藥過敏的患者只要一貼就會過敏,再次貼過敏會更加嚴重。
每個人過敏的原因有所不同,可分為對膏藥的成分過敏和對制作膏藥的膠布過敏兩種情況。其中,由膏藥成分致敏的患者主要是對于一些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等成分過敏。一些中藥藥膏在制成貼劑時,常常會加入像蜂蜜、醋、油等溶解藥物成分的輔料,這些輔料也容易誘發過敏。而對膠布過敏的患者主要是對橡膠、天然膠乳類的制品過敏。
容易貼膏藥過敏的患者該怎么辦?
如果皮膚過敏了該如何處理呢?醫生建議,應迅速采取抗過敏措施,輕度患者可外涂皮質醇激素藥膏,中重度患者需要加口服抗過敏藥物,皮損表面損傷嚴重的需要特殊的外用處理,建議就診皮膚科請醫生專業指導。此外,醫生還為經常容易貼膏藥過敏的患者帶來了一些小妙招。
1.在選購貼劑時,曾有過敏史的患者最好選擇膠布上有透氣孔的產品,便于皮膚呼吸。
2.貼片使用前,應將貼敷部位的皮膚清洗干凈,皮膚有潰爛、破損、滲出、紅腫的部位不要貼敷。
3.不同貼劑的使用方法并不完全相同,有一定的時效性,應按藥品說明書或醫囑使用,計算好貼敷時間,避免貼敷過久。
4.一些貼劑的外包裝上會標注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應對方法,若發生皮膚過敏可做相應參考。
5.過敏后,要主要向醫生咨詢尋找過敏源,為防止以后再次出現過敏現象。


微博
微信